水果控

草莓芽枯病用什么药?草莓芽枯病怎么治?

水果控

发布于2024-10-16
标签:更多>

摘要:   草莓芽枯病又称草莓立枯病、草莓烂心病,是草莓保护地栽培的主要病害之一,分布广泛。主要为害草莓植株嫩芽,也可侵染实生幼苗、新生叶、成长叶、花蕾、果柄和短缩茎。轻病株病部愈合后成为无心苗,重病株则全株枯死,急性发病时全株呈猝倒状死亡。除为害草莓外,还 ...

  草莓芽枯病又称草莓立枯病、草莓烂心病,是草莓保护地栽培的主要病害之一,分布广泛。主要为害草莓植株嫩芽,也可侵染实生幼苗、新生叶、成长叶、花蕾、果柄和短缩茎。轻病株病部愈合后成为无心苗,重病株则全株枯死,急性发病时全株呈猝倒状死亡。除为害草莓外,还为害瓜类、豆类、棉花和蔬菜等多种作物。近期有网友咨询耕种帮:草莓芽枯病是什么样子?草莓芽枯病有哪些症状?草莓芽枯病是什么原因引起?草莓芽枯病的防治方法有几种?草莓芽枯病用什么药?以下耕种帮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草莓芽枯病症状

  草莓芽枯病为害幼苗引起立枯。嫩芽染病多发生在移栽后刚返青时,植株近地面部分出现无光泽褐色斑,后逐渐凹陷,并产生淡黄至浅褐色蛛丝状物,有时把数个叶芽缀连在一起,导致叶芽腐烂,表层覆盖黑褐色稠糊状物,最后干枯变黑。叶柄基部和托叶染病,病部干缩,叶柄挺立,小叶青枯倒垂。草莓开花前花梗受害,花序无活力,逐渐青枯倒伏。花蕾和新叶染病后逐渐萎蔫青枯猝倒,后呈灰褐色,叶片不规则卷曲,干脆易碎,正面颜色深于背面;根和茎基部受害,皮层腐烂,地上部分干枯易拔起。

  草莓果实染病,表面产生暗褐色不规则僵硬斑块,后全果干腐。植株被害枯死部位常有灰霉菌寄生,田间常与灰霉病混合发生。轻病株病部愈合后成为无心苗,部分可长出新蕾和新芽;重病株则全株死亡。急性发病时全株呈猝倒状死亡。

草莓芽枯病发生规律

  草莓芽枯病病菌为真菌半知菌亚门的立枯丝核菌( Rhizoctonia solani Kuhn ),其有性世代为担子菌亚门薄膜革菌属的( Pellicularia filamentosa )。该病原菌还能侵染蔬菜类的幼苗引起立枯病。病菌以菌核或菌丝体随植物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在没有合适寄主和发病条件时,可在土壤中存活2~3年。以病苗、病土传播为主,草莓苗定植后受该菌侵染即可发病。夏季育苗季节,芽枯病也时有发生。

草莓芽枯病发生原因

  1、菌源条件:立枯丝核菌寄主范围广,在土壤中可以以腐生状态生存,存活时间较长,大田土壤带菌率较高。当草莓与其他作物套种、连作时,病苗、病土的进入会增加病菌的积累和传播几率。

  2、气候条件:病菌喜温暖潮湿环境,芽枯病发病最适温度为22~25℃。遇连续阴雨、低温潮湿天气易发病,寒流侵袭或高温等气候条件发病重。

  3、栽培管理:草莓栽植过深心叶易进土并湿度增加,植株密度过大,枝叶过于繁茂,会加重发病程度。保护地密闭时间长,通风不及时、温度高,湿度大,发病早而重。在草莓栽培多覆盖地膜,如长期密闭,棚内高温高湿更易发生。田间淹水或灌水过多,偏施氮肥容易导致病害的发生蔓延。草莓连作,或与茄科、瓜类、豆类、棉花等作物轮作,会导致病菌积累,加重发病。


草莓芽枯病预防措施

  1、建立无病苗繁育基地,推广基质育苗,不用病株作为母株繁殖草莓苗。

  2、合理密植,适当稀植;栽植深浅适度,做到浅不露根、深不理心。

  3、及时摘除病叶和下部枯黄老叶,使通风透光良好;发现病苗及时控除,掌握调控好大棚湿度,合理灌水,浇水应安排在晴天上午,适时通风换气,防止棚内湿气滞留,尽量增加光照。

  4、在现蕾前盖上黑色塑料地膜,可抑制病原菌丝体萌发,减少有效菌源。

  5、尽量避免在已发生过芽枯病的地方露地或棚室栽培草莓;长期连作的地方,要抓住夏季高温时段,利用太阳能进行棚室土壤的消毒灭菌,或使用棉隆、石灰氮进行土壤处理。


草莓芽枯病防治药剂

  草莓现蕾后喷施生长调节剂,促进草莓花芽生长,促进花芽伸离开地面,减少土壤中的病菌侵染。在病害发生初期可用1000亿孢子/ g 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325g/ L 苯甲·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或10%多抗霉素水剂600~800倍液,隔7天喷施1次,连续防治2~3次。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草莓芽枯病用什么药?草莓芽枯病怎么治?,草莓病虫害防治,水果种植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shuiguokong.com/a/670f110615c423a23c02a40b.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