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控

平谷科技种下富民桃

水果控

发布于2023-08-06
标签:更多>

王辛庄镇北辛庄村陈海旺,1.3亩“八月脆”桃收入4万元;大华山镇大华山村张久周,7亩大桃收入11万元,比2004年增加4.6万元;峪口镇胡营村王勇6亩桃园,收入9万多元,比2004年增加4倍多……从山区到半山区,128场桃乡发展大讨论,传递着桃农们丰收的喜讯。

人们谈论着,明白了一个理儿:是科技的魔力,鼓起了山里人的钱袋子;科技是桃农致富的金钥匙。

科技催得大桃甜

连续“荣任”16年“大桃司令”的区果品办公室主任邢彦峰向记者进一步证实:“2005年,全区产桃1.85亿公斤,虽然只比2004年增加500万公斤,可桃农的收入却比上年增长76%。”谈起原因,邢彦峰不加思索地回答:“都是科技的功劳!”

去年,平谷围绕大桃增甜提质,大力推广普及优新综合配套技术。去年初春时节,就桃树树体结构调整、疏花疏果、果实套袋和腐熟发酵有机肥制作等关键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区农委、区果协和区果品办联合组织了大桃增甜提质综合管理百日大战,先后召开9次大型会议,巡回报告33场,组织果农观摩5万多人次。

桃树树体结构调整和长枝修剪作为提高果品质量和甜度的一项综合技术,从2001年试验示范、2003年大面积推广以来,已逐步被广大果农认识,有效地解决了大部分桃园树体郁闭问题。在专家指导下,区果品办公室还狠抓了神州红、艳丰1号和中华寿桃等近20个大桃优良品种的引进和当地优良品种的培育,改良面积3万多亩,平均亩效益5000元以上。

为提高大桃的安全性,去年初,区果协、区果办在市林业局的支持下,首次邀请韩国有机果品专家来平谷传授桃园土壤的改良技术,运用有机食品的栽培管理技术进行中晚熟桃的栽培管理。在夏各庄镇纪太务村,“桃王”屈海全去年种植的“华玉”桃平均含糖量达到16度,最高达到了18度。

随着桃子精品率的提高,去年平谷大桃以其无可挑剔的安全性销往日本70万公斤,83项理化指标全部达到了日本要求的食品检验标准。更令桃农引以自豪的是,在去年北京首届奥运安全优质果品评选推荐会上,平谷荣获22项大桃所有奖项,包揽了5项最佳安全优质果品奖。

机制创新促科技科技

兴桃关键在于创新科技人员工作机制,才能使科技真正变成生产力。区果品办巧兵布阵,将科技人员分成10个组,按区域指导果品生产,把协调乡镇工作、技术指导培训和科技示范一包到底。在区果品办科技人员指导下,各乡镇也都责成专人负责果品生产,许多村配备了专职或兼职技术员,形成了区、乡镇、村三级科技推广体系。

编写通俗易懂的技术材料,促进科技转化。去年,区果品办组织科技人员编写《大桃科技挂历》、《设施桃周年管理历》、《有机桃周年管理历》和大桃管理关键技术等材料;聘请农大教授将桃树树体结构调整和长枝修剪技术以讲课的方式录制成光盘,下发给果农。全年下发技术材料15万多份、技术光盘3000多张。区果品办还投资50多万元为科技人员配备了笔记本电脑、投影仪等移动式电教培训工具,举办果树技术培训班900多期,培训果农10万多人次,很多村的果农接受培训达10次以上。

在此基础上,区果协、果品办在120个大桃生产专业村组建了由1000多名村级科技骨干组成的科技示范骨干服务队,通过传、帮、带,使大桃增甜提质优新综合配套技术在全区10多万果农中得到了推广。

科技种下富民桃

科技,让平谷人种下了富裕桃,成为一项实实在在的富民产业。去年全区大桃套袋近5亿个,比上年增加2.5亿个。凡是果实套袋多的果农,增收都在1至3倍以上。大兴庄镇周村18户果农承包的180亩桃园,2004年每户收入只有3000-6000元,去年由于全部果实套袋,每户桃收入分别达到3至6万元,比上年增加了10倍。通过实施“221”即抓20个大桃增甜提质富民示范村、20个大桃增甜提质富民示范园和1000个大桃增甜提质富民示范户,全区涌现出510个亩效益万元以上的科技示范户。

采访结束时,邢彦峰主任兴奋地告诉记者:“2004年开始实施的数字化种桃工程,今年将在10万亩桃园中大面积应用,也就是用探头对桃园的温度、湿度、光照以及果实和果树的生长状况进行全天候的监控,采集的数据通过电脑软件进行分析,使桃树需要浇多少水,应该补充什么养分等,都会非常精确地计算出来。今年,平谷的大桃将会更脆,更甜!”

桃的市场前景广阔,规模化种植前景看好,带动了经济效益,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为了保证产业的发展,打破旧的种植观念,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帮助群众找到了新的增收路子。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平谷科技种下富民桃,桃,桃行业资讯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shuiguokong.com/a/64cf0c397634c8808006365d.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