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控

猕猴桃对钾肥的要求(钾肥对猕猴桃生长的影响)

水果控

发布于2023-03-06

摘要:   钾是多种酶的活化剂,参与糖和淀粉的合成、运输和转化。钾能调节原生质的胶体状态和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可促进蛋白酶的活性,增加植物对氮的吸收,钾还能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减轻病害,防止倒伏。钾在光合作用中的重要作用是对碳水化合物的运转和贮存,特别对淀粉的 ...

  钾是多种酶的活化剂,参与糖和淀粉的合成、运输和转化。钾能调节原生质的胶体状态和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可促进蛋白酶的活性,增加植物对氮的吸收,钾还能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减轻病害,防止倒伏。钾在光合作用中的重要作用是对碳水化合物的运转和贮存,特别对淀粉的形成是必要条件,对蛋白质合成有促进作用。钾还可作为硝酸还原酶的诱导剂及某些酶的活化剂,它能保持原生质胶体的物理化学性质,保持胶体一定程度的膨压。因此,植物生长或形成新器官时,都需要钾的存在。

  钾是公认的“品质元素”。对猕猴桃果实大小、色泽和形状、耐贮性、口感等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钾在植物体内主要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在芽、幼叶、根尖等幼嫩部分含量较多,在植物生长周期中,不断地从老叶向生长活跃的部位运转,生长活跃的部位积累的钾最强。在猕猴桃体内可重复利用。

  猕猴桃缺钾的最初症状是萌芽展叶期生长差。缺钾严重的植株,叶片小且老叶呈浅黄绿色,叶缘轻度褪绿,进而老叶边缘上卷,在高温季节的白天更为明显,这种症状可在晚上消失而在第2天又出现,常被误诊为于旱缺水。后期受害叶片边缘长时间保持向上卷曲状,支脉间的叶肉组织多向上隆起,叶片褪绿区在叶脉之间向中脉扩展,仅沿主脉和叶基部分仍保持绿色,褪绿部分与正常部分的分界不像缺镁、缺锰那样清晰。多数绿组织迅速坏死,由浅褐色变为深褐色,使叶片呈枯焦状。枯斑进一步扩展,受害叶片破碎,叶缘部分易干燥而使叶片呈碎裂状。严重缺钾时,可使植株在果实成熟前落叶,但果实仍可牢牢地吊在枝蔓上,同时,果实的数量和大小都会受到影响,引起严重减产。缺钾植物只在主根附近形成根,侧向生长多受到限制,同时影响果实的成熟度。

  钾素过多时,会抑制钙、镁的吸收,促使出现钙、镁缺乏症。

  土壤的全钾分为3类:速效钾,包括吸附在土壤胶体表面的交换性钾(占90%%)和土壤溶液中的钾(占10%),占全钾的1%~2%,易被植物吸收利用;缓效钾,包括固定态钾和黑云母中的钾,通常占全钾的2%以下,高的可达6%,不能被植物迅速吸收,但可转化为速效钾并与速效钾保持一定的平衡关系,对保钾和调钾起到一定作用;无效钾,主要以含钾矿物的形态存在于土壤的粗粒组成中,占全钾的90%~98%,对植物相对无效。

  速效钾的主体是土壤胶体表面负电荷所吸附的交换性钾,被土壤溶液中其他阳离子取代后,则以钾离子形态进入溶液。土壤溶液中的钾离子在任何时候其含量都是很低的,一般是0.2~10mmol/ L ,仅能供作物1~2天吸收利用,土壤溶液中的钾水平也不能说明土壤的供钾水平,而其他形态钾向土壤溶液中补充钾素的水平才是真正的土壤供钾能力。

  缓效钾是占据黏粒层间内部位置以及某些矿物的六角孔隙中的钾,是速效钾的储备库,其含量和释放速率因土壤而异。

  矿物钾是结合于矿物晶格中深受晶格结构束缚的钾,只有经过风化以后,才能变为速效钾。由于风化过程相当缓慢,对土壤速效钾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因此有的土壤尽管还有很多矿物钾,作物仍会严重缺钾。

  土壤中不同形态的钾经常处于相互转化之中,既有钾的释放,又有钾的固定,依所处的土壤条件而定。植物从土壤溶液中吸收可溶性钾后,土壤胶体吸收的交换性钾能立即释放,补充土壤中水溶性钾的消耗,相反,当水溶性钾肥施入时,钾又立即被土壤胶体所吸收而成为交换性钾。而缓效性钾则是土壤中速效钾的补给来源,当土壤中速效钾被植物吸收或被淋失时,缓效钾就能不断释放出来,直至速效钾恢复到原来水平为止。当土壤中施入可溶性钾肥时,速效钾也能转化为缓效钾,直至恢复到原有的平衡状态。但水溶性钾易于随水流失。土壤溶液中钾的含量如果过大则不利于钾的保存。如土壤中钾的固定作用主要指速效钾转化为缓效钾的过程,土壤质地黏重,固钾能力大,土壤失水变干等会显著促进钾的固定。

  为使作物高产,必须同时保证磷、钾的营养。如果不施磷肥,施钾肥的效果并不十分明显,施磷以后,施钾的增产效果则较明显,施磷肥可以增加作物对钾素的吸收利用,钾能增加作物抗性也是依赖于对磷的吸收。

  钾和钙两个阳离子在吸收上的作用是明显的,过量施用石灰,可能会造成土壤溶液中的钾、钙比例失调,或是加强了土壤中钾的淋溶和固定,从而降低了土壤中钾的有效性。高含量的钙会抑制土壤中钾的有效性,而低含量的钙会增加土壤中钾的有效性。

  耕种帮提醒:钾与镁之间有颉顽作用。土壤施钾越多,作物对镁的吸收越少,土壤中施镁越多,则作物对钾的吸收也就越少。钾和镁的“颉顽作用”主要有2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阳离子的竞争效应,特别是钾的竞争作用,使作物对镁的吸收受到抑制;二是由于镁离子由根系向地上部分的输导受阻,土壤中适当的钾离子( K +)、镁离子( Mg +)是作物对钾和镁两种元素均衡吸收的基础。

  钾和钠之间既有协同作用又有颉顽作用。土壤中的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钾,植物吸收了钠将会增强其抗旱性。当土壤中钾、钙缺乏时,作物吸收较多的钠,可以维持植株体内的阳离子平衡,并可代替钾的部分生理功能。一般钾和钠的颉顽作用在富钾土壤中发生,钾和钠的颉顽作用的关系是一种阳离子与另一种阳离子在细胞膜上的竞争效应。

  在低氮低钾的情况下,施钾肥能加剧缺硼,而在高氮的情况下,施钾肥可以增加植株体内硼的积累。缺钾土壤上施钾可促进作物吸收硼,而过量施钾则会抑制作物对硼的吸收利用。在严重缺硼的土壤上钾硼配合施用,可明显增加作物的抗性。一般认为,钾肥的施用有利于作物对锌、铜、锰的吸收利用,而减少对硼、铁、钼的吸收利用。

  钾是公认的“品质元素”:在果实完整性、大小、色泽和形状等外观方面有较明显的作用;增加产品的耐贮存性能,可以减少果品在运输和贮存期间的碰伤和自然腐烂,延长货架期,保持产品的新鲜度;增强产品的口感,增加产品中游离糖和有机酸的含量,增强水果的甜度和香味;提高产品的营养价值,施钾肥可以大大降低产品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从而有利于入的身体健康。钾还可以促进水果提前成熟,提早上市等。

  钾素充足时可以促进纤维素的形成,使厚角组织细胞壁加厚,茎干变粗,增强表皮组织的发育,从而增加了植物的抗病虫害性能,也使植物根系更发达,活力强,能有效地利用土壤深层次的水分,抗御冻融交替时产生的冻害。钾可以促进形成粗大的导管系统,这对具有超冷系统、需要水分快速运到树皮外层的果树是非常重要的,钾加速了厚壁组织细胞的木质化,从而可减少水分损失,钾可提高各种盐分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从而减少了水在细胞内结冰引起的细胞膜破裂。

  钾肥的当季利用率为50%~60%,对保水保肥能力差的土壤可分次、适量施用,以减少钾的流失;钾在表层干土中易被土壤固定,且移动性小,因此钾肥应深施于猕猴桃根系多的土层中,使钾肥适当集中,以提高土壤胶体上交换性钾的饱和度。豆科绿肥作物对磷钾的吸收能力较强,可将钾肥施用于绿肥,再翻压绿肥肥地,较直接施用钾肥效果好。

  为了保证猕猴桃生长期间土壤中速效钾的充分供应,在土壤管理及施肥措施上,应尽量注意防止钾的固定和淋溶,并设法促进钾的释放。例如注意保持根际土壤湿润;宜分次、适量,避免1次过量施肥;施肥后盖土,减少钾肥受表土频繁的干湿交替的影响,减少钾的固定;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吸附和保持交换性钾的能力,减少交换性钾的固定。

  钾和氮、磷一样,因在植物体内易于移动,缺乏症状首先表现在老叶上,再逐渐向新叶扩展,如新叶出现缺钾症状,则表明严重缺钾。

  猕猴桃叶片钾含量低于1.5%为缺钾,正常值为1.8%~2.5%。

  除土壤本身缺钾外,每年果实要带走大量的钾,如果不能及时补钾或钾肥施量不足就会出现严重的钾失调现象,对4年生以上的植株尤为严重。

  猕猴桃缺钾的矫治方法有:

  1、一般在猕猴桃生长初期就应该施用钾肥,一旦发现缺钾,应立即补施钾肥。钾肥施用量不能1次过多( KCl 或其他类似肥料用量应小于0.04kg/平米),因为在根区高含量的钾离子会减少根系对其他必需元素如镁、钙等的吸收,导致植株体内缺素症。

  2、施用的钾肥常为氯化钾和硫酸钾2种。研究发现,猕猴桃急需大量的氯,而且氯的需要量与钾的供求量有关,当猕猴桃供钾充足时,叶片内氯的含量为干物质的0.2%,当供钾不足时,就需要更高的氯含量。正常生长的猕猴桃叶片内氯的含量为干物质的0.8%~2.0%,这一水平大大高于一般作物内0.025%的含量水平。因此,对猕猴桃而言,氯化钾的施用硫酸钾更为普遍。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猕猴桃对钾肥的要求(钾肥对猕猴桃生长的影响),猕猴桃种植技术,水果种植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shuiguokong.com/a/64054ed5fa4d9fc45108cf63.html

相关推荐